2025年4月,时秋静校长在山东省第十一届泰山杯教育管理高层论坛,作了题为《适美教育 向美生长》的主题报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济宁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得天独厚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孔子开设的“礼乐”为首“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包含有丰富的美育内容。音乐、舞蹈、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等,处处都浸润着中华美育精神。
2024年7月,时秋静校长在中国教育报“弘扬教育家精神 涵育新时代良师”培训班上,作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介绍我校教师在美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灵活融入多种德育形式,不断创新新时代德育教学方法,大力拓展德育教学资源,切实增强课程育人效果。同时,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在言传身教中彰显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见贤思齐,从小在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4年4月,时秋静校长在山东省第九届小学校长大会上,作题为《适美课程 向美生长》的主题报告。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整合社会资源,打破课堂的边界。实施场馆联动模式,积极开展德育基地课程。推进每月一次的博物馆、武氏祠、美术馆等德育基地研学,对师生、家长、社区居民进行文化传承、教育、功能为一体的人生价值观、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教育。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不断提升了审美素养、人文情怀和生态素养,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2024年1月,顾冰蕾副校长以《适美悦读见未来》为题,在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智慧阅读专委会理事年会暨智慧阅读论坛,详细介绍了我校以文化人强信心,以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诵读经典诗文为载体,为文化自信培根铸魂。强调了教师在智慧阅读中的重要角色,认为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2023年10月,时秋静校长以《适美教育向美生长》为专题为鱼台县教体系统作学校管理专题讲座。时校长介绍学校以“面向全体、彰显个性、培养兴趣、开发潜能”为宗旨,开发了版画课程、场馆课程、传统体育课程、“劳动美”课程和中医药文化课程五大美育校本特色课程。以自身任职经历为切入点,造就优质学校的路径、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作了详细讲解和探讨,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打开了思路,找到了出路。
2023年10月,时秋静校长为金乡县教体系统作了题为《适美教育向美生长》的学校管理专题报告。以“面向全体、彰显个性、培养兴趣、开发潜能”为宗旨,开发了版画课程、场馆课程、传统体育课程、“劳动美”课程和中医药文化课程五大美育校本特色课程。美育课程与三级课程美育一体化推进的实践探索,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和美育办学特色的彰显。
2023年10月,时秋静校长在“全国2023年小学教育发展论坛”上作主题报告,介绍了学校“适美课程”的积极探索,促进了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探索出了“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一体化推进”的大美育特色发展之路,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弘扬了中华美育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陶冶了情操,塑造了美好心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最美的自己!
2023年10月,时秋静校长在第五届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作了《适美课程 向美生长》主题报告。介绍了建校75年来,历代东门人逐渐梳理出“适其性,美其美——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美的自己”的“适美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儿童性、发展性和差异性,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最美的自己,都能够为个人美好人生奠基;为个人“小美”共筑国家“大美”、共同创造全人类美好生活奠基。
2021年12月,时秋静校长在济宁市小学重点联系学校教学工作交流暨“双百”工程校长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中,以《以美培元 以美化人》作专题报告。介绍了我校坚持“大美育”的教育思想,通过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促进了美育特色引领下的五育融合、五育共美,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知其美、行其美、美其美”,有效地提升了师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推动了学校的优质和特色发展。
2021年9月,时秋静校长在《教育家》杂志线上的圆桌论坛进行《适美德育向美生长》主题报告。介绍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未来需求,构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核心素养为重点,以校内基础德育课程为主、校外拓展德育课程为辅的“适美德育”课程体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合力,旨在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实处。
2021年6月,时秋静校长在齐鲁名校长办学思想论坛上作了题为《适美教育向美生长》的主题报告。介绍我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带领学生到孔孟故里游圣城、拜先师、习六艺、学礼仪,感悟儒家文化,传承国学精粹。丰富多彩的活动点燃了孩子对家乡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使他们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熏陶,实现了“以美养德促文化自信”的育人功效。
2021年5月,时秋静校长在山东省美育工作研讨会,作《美育课程和课程美育一体化推进的实践探索》主题报告。介绍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每个学生学习和掌握1-2项艺术表现技能,学校初步形成“一校多品”的美育发展新局面。
2019年11月,时秋静校长为单县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小学校长培训班,作了题为《凝聚智慧 激励团结 引领发展》的专题报告。学校独具匠心地构筑校园书法主题文化,师生优秀书法作品定期呈现在古色古香的书法长廊;创设“翰墨飘香校园”“墨香浸润童年”等墨香教室文化,内化雅思,外化雅行,润物无声,涵养学生心灵,形成“书道育德”的特色教育。
2019年10月,时秋静校长为巨野县省扶贫工作重点小学校长培训班作了题为《凝聚智慧 激励团结 引领发展》的专题报告。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造条件,开设了艺术教育特色校本课程,搭建了广阔舞台,校园运动会、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校园科技节、书法、绘画、写作、朗诵比赛等等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018年11月,时秋静校长在对口支援重庆万州区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上,作题为《引领方向 激励前进》的专题报告。介绍学校坚持“大美育”的教育思想,将美育与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有机融合,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本土化开展、校本课程特色化彰显,促进了“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实现了美育特色引领下的五育并举、五育共美,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知其美、行其美、美其美”,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