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美课程 向美生长 —— 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课程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5-04-10

适美课程   向美生长

—— 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课程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3年10月14日 济南历下区龙德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是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的时秋静。济宁是孔孟之乡,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也是国家第二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

东门大街小学总校区始建于1948年,位于市委市政府南邻,先后于2014年新建了文体校区,2018年新建了创业城校区,2020年又新建了运河校区,目前四个校区共有170个教学班,学生9370人,正式在编教职工329人。

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东门人始终坚持课程建设发展之路,先后经历了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建设、美育特色发展、一体化育人四个阶段

课程建设的有效实施,不断丰厚了办学内涵,助力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健康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学校”、“全国五育融合实践联盟校”“全国国学经典教育联盟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一直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

建校75年来,历代东门人逐渐梳理出“适其性,美其美——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美的自己”的“适美教育”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儿童性、发展性和差异性,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最美的自己,都能够为个人美好人生奠基个人“小美”共筑国家“大美”共同创造全人类美好生活奠基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新的课程方案有以下三个主要变化:

课程方案封皮照片+三条文字逐行出示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

针对国家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认真反思了我校的原课程方案,发现主要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亟需解决:

逐条出示文字:

学校课程方案主要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学校育人目标暨课程建设目标如何进一步完善?

问题二:在国家“双减”政策要求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实施与评价?

接下来,就重点向大家汇报这两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恳请各位专家和校长们批评指正

一、课程建设目标

出示文字:

“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适美教育”办学理念,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目标为:

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品行美、慧学美、身心美、博才美、创造美”的“三有五美”好少年。

二、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图

为了能够满足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需要,我们构建了“三层次五领域”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以圆锥体为模型,以“大美育”理念为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课程群为特色,融合“五领域”,贯穿“三层次”。

1、“五领域”

人文与社会(润心)、科学与技术(启智)、体育与健康(固本)、艺术与审美(尚美)、劳动与创造(创新)五个课程领域。

人文与社会(润心道德与法治、语文、英语、班队会等

科学与技术(启智数学、科学、信息科技等

体育与健康(固本):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

艺术与审美(尚美):音乐、美术等

劳动与创造(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

2、“三层次”

基础类课程:就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课程,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意志。

拓展类课程:基于国家课程开发的补充性、资源性课程,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助力个性化发展。

创新类课程:以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为主要方式,以直接经验的获得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个性化课程。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课程群(思维导图)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课程群为轴,灵活动态式地嵌入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德育主题活动,以育人为导向,以融合为方式,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融合。

4、“大美育”特色框架图

⑴ 艺术课程为主体: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剧、影视

⑵ 全学科+美育:

全学科立德树人、班队活动—— 心灵美

语文——语言美

数学、科学、信息科技、综合实践——科学美

道德与法治——行为美 秩序美

体育与健康——健康美

劳动——勤劳美

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礼乐美、艺术美

⑶ 出示文字:

“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

——2020年10月,中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二)课程设置表

1、出示课程设置表

2、出示一体化理念

课内课程与课课程的一体化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一体化

育人目标和育人过程一体化

3、重点介绍特色课程:

传统体育课程:八段锦五禽戏

艺术教育课程:陶笛竖笛

科技创新课程: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学经典课程  

中医药文化课程  

(三)学时安排一览表

我们坚持整体性结构、散体化实施”的策略,灵活使用课时量。

有的的拓展性课程是围绕国家课程而开发的补充性、资源性课程,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和穿插到国家课程中高质量实施的,所以,在课时上也就打通时空,整合运用

三、课程实施

(一)基础类课程的规范化实施

1、构建“适美课堂”,变革育人方式

⑴ 六要素结构图

六要素:适——探——思——用——创——评

文字:

会做题——会做事 会做人

真实性情境中:选择做什么——学会怎样做——知道做成什么样

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方式照片

2、“1+N”跨学科主题学习

《孔子的故事》案例:语文、美术、道德与法治、班队会、传统文化、

(二)拓展类课程的特色化实施

    以社团、课后服务为抓手,实施选课走班,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

大美育中艺术课程探索了“双基训练+审美体验+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

(三)创新性课程的个性化实施

采用“学期+假期”“线上+线下”双通道模式,增强研究性学习的文化性、科技性、自主性和社会性。

四、课程评价

1、整体思维导图

2、重点说明“适美课堂”评价表

3、文字

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

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探索增值评价;

关注典型行为表现,推进表现性评价。

小结语:

东门大街小学“适美课程”的积极探索,促进了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探索出了“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一体化推进”的大美育特色发展之路,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弘扬了中华美育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陶冶了情操,塑造了美好心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最美的自己!

课程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同时,也助推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近五年来,学校先后荣获 “全国健康学校”“全国五育融合实践联盟校”“山东省书法教育示范校”“山东省经典吟诵特色学校”“山东省书香校园”“山东省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山东省中小学课程改革基地校”和山东省基础教育成果奖等多项办学特色奖项,并在省基础教育美育工作研讨会上做经验介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