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内卷,让自由玩耍多一点》演讲稿
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时秋静
当前,“内卷”已经成为人们表达竞争焦虑最传神的一个热词。它已经蔓延到了教育领域,并逐渐呈现普遍化和低龄化的趋势。
我身边有一位小朋友,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放学回到家,必须要完成家长布置的各科作业,才能去玩。到了周末,又被家长安排的绘画、钢琴等兴趣班填得满满的……
还有一位五年级的小朋友,只要没有考到家长认为的理想成绩,没考过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家长就会焦虑不安,孩子就会受到无端的指责……。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我身边,像这种狂热的辅导班、繁重的课外作业、过度的成绩攀比等“内卷”现象并不少见。
其实,在小学阶段,学校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分别开设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三类课程,注重遵循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精选课程内容,可以满足孩子们共性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并为他们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反而是过度的“内卷”,导致孩子们压力过大、缺乏自信,不善于交往与合作,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挤占了孩子们自由玩耍的机会,弱化了自由玩耍能够给孩子们带来的诸多好处。
在一次散步时,我听到一群孩子的欢笑声,出于好奇,我走近他们,只见一个孩子把沙子堆成了一个想象中的“火山”,用废旧的水管当作 “岩浆通道”,其他的小伙伴们则找来了红色的颜料,模拟岩浆喷发,还用泥巴捏了一片“民房”,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他们演起了火山爆发时的逃生故事……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我心生感叹:这个看似简单的玩耍过程,却是孩子们想象力的大爆发!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事实往往证明,这种想象力,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可以成为解决内卷的一股力量。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特别喜欢玩纸飞机,总是沉浸在空中飞舞的纸飞机上。为了让纸飞机飞得足够远,在玩耍中,他反复琢磨,经过多次的试飞,他发现:选择轻盈光滑的纸张,把棱角折得整整齐齐,并在纸飞机的头部夹上一根小小的笔芯,飞机就可以飞得更远。这种在自由玩耍中培养起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后来成为了中国航天之父。他,就是钱学森。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玩捉迷藏。有一次,两个小伙伴因为藏身之处的选择发生了争执。一个小伙伴认为躲在大树后面比较好,另一个则坚持要躲在大纸箱后面。就在矛盾一触即发的时候,大家围过来一起商量,我们最后达成了一个新的规则:先在大树后面躲一会儿,再转移到大纸箱后面。这个过程中,大家学会了如何解决冲突、如何制定规则。这种玩耍中自然形成的社交能力,能帮助孩子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在自由玩耍中学会了良性互动,长大后,他们就更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价值,而不是陷入毫无意义的内卷式漩涡。
爱迪生小时候经常独自在自家仓库里摆弄各种旧工具和零件。他特别喜欢尝试把不同的电线连接起来,然后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这种自由玩耍式的探索让他不断积累经验。每一次,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他而言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也逐步得到增强。正是这种在自由玩耍中培养起来的自信心,支撑着他日后勇于探索、不怕困难。
可见,自由玩耍能够让孩子们建立起内在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在没有成人过多干预和评判的玩耍中,孩子们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探索世界。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每一次小小的挫折,都是对自己的一次磨砺。在自由玩耍中,赢与输,成与败,孩子们无需背负压力。这种坦然处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会助力孩子们的茁壮成长。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在内卷的社会里,很多人过度依赖外界认可,一旦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就容易否定自己,迷失方向。
而那些在自由玩耍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就像拥有坚固铠甲的勇士,更能坚守自己的本心、按照自己的节奏、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被内卷的浪潮所裹挟。
想要解决内卷,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就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
学校应该成为孩子们自由探索、快乐玩耍的乐园,通过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引导孩子们“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玩中学”。
例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小科学家日”,在这一天,所有的孩子都像小科学家一样,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探索,无论是观察昆虫,还是制作小发明,都能得够到鼓励。
家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希望家长们放下不必要的焦虑,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在阳光下尽情奔跑、自由玩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放任自流,而是要在自由玩耍与遵守规则、发现规律、勇于创新之间,巧妙地找到融合点,更好地寓教于乐。
比如,我们带孩子们去野外玩耍时,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动植物的生长习性,这,就是一堂生动的自然科学课;在孩子们玩集体游戏时,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分工与合作,这,就是团队管理的实践课。
同样,从社会层面来看,需要各方面的齐心协力,共同为孩子们创设有利于自由玩耍的条件。早在2021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更好地让孩子们在真实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取公共生活经验、增强社会责任成就感。
我们深知,改变社会内卷是一项复杂工程。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自由玩耍的机会,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当孩子们在自由玩耍中成长为富有创造力、具备良好社交能力、拥有强大内核力量的个体时,他们必将带着这些宝贵的品质踏入社会,逐步改变整个社会的竞争模式,引领我们从内卷走向阳光。
亲爱的朋友们,无论我们是家长、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各界人士,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把自由玩耍还给孩子们,让孩子就是孩子!让孩子们在自由玩耍中成长、成才、成功!
谢谢大家!